引言:
作為父母常常都會想方法提升子女的免疫力,而你知道種植就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嗎?今日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泥土和種植對於兒童好處的研究,讓大家了解泥土中提升兒童免疫力的秘密。
2020年位於芬蘭首都的赫爾辛基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,分析了當地十間都市託兒中心和綠化託兒中心的75名3至5歲兒童。都市託兒中心就是在建築物中的室內場所,而綠化託兒中心則設有庭院、草坪等有生物多樣性的環境,當中的兒童平均每天有1.5小時接觸大自然草木的時段,任由他們在草坪玩耍和打理種植箱裡的農作物。研究人員量度兩組孩子在實驗前和後的腸道、皮膚菌群種類以及血液免疫力指標(Skin and gut microbiota and blood immune markers)。結果顯示,短短二十八日期間,經常接觸花草樹木的孩子腸道及皮膚表面的菌叢變得更多樣化,血液裡的T細胞和其他反映免疫能力的指標,數值都高於都市託兒中心群組的數據。
研究人員解釋,因為泥土和草木中有不同的益生菌,經常在戶外親近自然草木和泥土的孩子,身體有較多變型菌綱(gammaproteobacteria),這種益生菌有助增強皮膚免疫力,它亦與抗發炎分子形成有關,較容易讓人體抵抗花粉或是動物過敏反應。此外,研究亦發現經常接觸花草樹木的孩子血液裡亦有較多免疫蛋白細胞,而與免疫和發炎反應有關的白細胞介素(interleukin-17A)則數量較少。
其實早在2012年,赫爾辛基大學也有研究分析居住在芬蘭東部118位青少年的皮膚樣本,結果發現住在農場或森林附近的居民皮膚上細菌種類較多,對於過敏原的刺激反應也較低,而且在健康小孩家中花園發現特定的植物群數量,相較身體過敏者的家居環境多出25%以上。
研究人員提到:「我們居住的環境到處都是微生物,但人為打造的環境與大自然環境兩者存在的微生物不同,一般說來,大自然環境裡的微生物對人體較有益,對於免疫系統正常發展十分關鍵。」
可是,都市發展使人類失去與大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互動的機會,令生活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減少,這跟暗示了為甚麼城市人免疫系統疾病的病發率日漸增加。
其實除了免疫力之外,兒童多到戶外活動,對視力、體能和精神健康也有好處,雖然香港的父母十分忙碌,但如果能定期讓子女有戶外活動的時間,長遠也有助他們的成長!
研究文章:
Comments